隨著口碑與熱度并駕齊驅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完美收官后,廣大劇迷們一時間都陷入了“劇荒”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劇中除了娘娘的演技炸裂外,陳曉的演技也讓人刮目相看,他飾演的沈星移恰到好處,放浪形骸和無比認真交織在一起,矛盾又和諧,不知撩翻了多少少女心!
只有爛劇,沒有爛角色
陳曉是一個給人驚喜又給人期待的演員,作為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科班生,基本功扎實不說,還是85后小生中為數不多的靈氣派,他不僅在學期間就備受導演們的青睞,幾度出演話劇、電視劇,接拍多則廣告,之后又被徐克導演選中,與數位當紅明星同臺演出《狄仁杰—通天帝國》,起點算是比較高的一位小生了。
2011年,他正式簽約于正工作室,自此開始了自己的“于正劇”之路,在早期《歡喜婆婆俏媳婦》、《國色天香》、《王的女人》等作品中,他雖然都擔綱了重要角色,但是由于當時的制作水平和宣傳力度有限,這些劇的水花都不大,曝光度也頗低。
反而是后來的《宮鎖珠簾》、《笑傲江湖》、《宮鎖沉香》、《神雕俠侶》《大漢情緣之云中歌》等劇帶來了不小水花,增加了陳曉的曝光度和熱度,但遺憾的是,這些劇的口碑卻都差強人意,評分都沒達到及格線。
然而,“戲爛人未死,對于陳曉,只有爛劇,沒有爛角色”。陳曉對人物的可塑性是非常高的,人物性格的把控也是相當準確,所以他飾演的人物都很鮮明,辨識度較高,塑造了《笑傲江湖》中邪魅隱忍的林平之,《神雕俠侶》中俠氣不羈和叛逆的楊過,《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前后性格對比“反差萌”的沈星移等膾炙人口的角色。
其中,他在《遇見愛情的利先生》和《云巔之上》的作品上,雖然都是毒舌霸道總裁人設,但是通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協調的肢體動作,一連慣豐富的表演,他活生生將相近的角色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有網友評價:“在劇里他是任何人,在劇外他只是陳曉”。
縱觀陳曉一路的演藝道路,他無疑是典型的資源轉化率非常高的演員。即使當初的網友們還在張口閉口聲討于媽將經典改得面目全非時,也沒有人會對陳曉塑造的角色“嗤之以鼻”。不可否認,陳曉前期的劇確實存在不少雷劇甚至爛劇,但是只要認真看過他戲的觀眾就不難發現,不管戲份多還是少,他往往是表現出眾的那個,很明顯他是用心琢磨過角色的,讓看的人毫不出戲。
不得不說,“自立門戶”后,陳曉的作品質量提升了不少,比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建軍大業》、還有剛結束的口碑大熱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等等,很多好的“劇本”也開始陸續找上門,他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陳曉采訪時說過:“演戲是一種信仰,我對演員這個職業有敬畏心”,一個可塑性這么高,這么優秀的演員確實不該被埋汰。
未來可期,商業價值劇增
毋庸置疑,陳曉的演技在同齡偶像演員中算是不錯的,但也并非上乘,;顏值不算驚為天人,但上妝入戲倒也是展露風采;臺詞不算完美無暇,但也是可以說細細品鑒,而這樣的他卻沒有高人氣、高熱量加持,也沒有什么資源優勢,商業價值與現在的流量小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果說陳曉前期發展受限是由于團隊的“不作為”導致,那么后期的“不溫不火”絕對是他本人“淡泊”品性造成的。他在自己事業上升期時選擇了“結婚生子”,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批女性飯就流失了,那么留下來的這些粉絲絕對是“真愛”啊。
再說,回歸家庭之后的陳曉節奏也放慢了不小,而電視資源、電影資源、時尚資源對于明星們而言,哪個不是去“拼搶”的,反觀陳曉,他在這方面“低調”多了,沒啥野心,也算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不得不說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算是陳曉的轉型之作,也是他的另一個起點,而這部劇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契機”,這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他身上存在著很多的“可能性”。其中,他憑借“沈星移”一角不僅拿下了“2017年9月藝人電視劇商業價值榜”第二的成績,還躋身于“2017年9月藝人上升能量榜”第一的位置,不可置否的是,陳曉的未來發展是值得期待的。
不可忽視的問題是雖然現如今我國的影視產業在不斷發展,新生代演員扎堆出道,但是國產劇粗制濫造的作品還是層出不窮,而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沉淀自己內心的浮華,用心琢磨每個角色,對自己的“工作”保有敬畏心是不容忽視的,畢竟“金子”比“流星”更值得“留住人心”。
當然,陳曉接下來在《獨孤皇后》中應該能固粉,在《如影隨心》如果能擼獎,“江湖地位”的提升也是指日可待的。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他想要走的更遠,即使自身資源轉換率高,也不該再“踐踏”他的靈性演技,所以,挑選劇本的重要性和之后的演藝路線規劃,他也該“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