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的火熱上映對于大多觀眾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露,它不僅打敗了同期上映群星薈萃的《建國大業》,還實力碾壓了流量明星+大IP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刷新了華語電影最快破10億票房的速度,超越《美人魚》總票房,霸氣登頂影史第一。這部現象級影片口碑炸裂、讓吳京人氣大漲賺個盆滿缽盈的同時,也將他屢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近期熱搜榜???。
在《戰狼2》熱映前期,吳京備受追捧,“真男人”&“好男人”形象不斷被大家放大,他在家是“好先生”,在外是妥妥的硬漢,熱衷公益事業,2008年還上前線支援救災活動以及他一路坎坷的“英雄夢”最終一戰成神等等事跡被“昭然若揭”。
吳京“真男人”形象的相關文章
吳京汶川地震時的表現
吳京“英雄夢”的相關文章
然而,從《戰狼2》熱映中期開始,網上一些鍵盤俠卻異軍突起,對吳京的“黑化”行為可謂是層出不窮!
事件一:吳京的《戰狼2》被批評太個人主義
事件二:吳京被曝全家都是外籍,被質疑打著愛國的旗號圈錢
事件三:吳京因《戰狼2》遭逼捐
手攥“功夫巨星”入門券,邁向國際市場需放大招
無論是鋪天蓋地的好評還是惡評都向大家證明《戰狼2》確實火了,而吳京也不再是那個不溫不火的“功夫小子”,萬年綠葉,他的人氣,各項指數都是以幾何增長的速度在飆升。
吳京位列Vlinage榜單-藝人新媒體指數NO.1
吳京微指數整體趨勢
吳京百度指數趨勢
截止于今日,《戰狼2》的票房已經超過40億,相比《戰狼1》的5.5億票房,《戰狼2》毫無疑問地使吳京拿到了國內“功夫巨星”的入門券,這部現象級國產大片儼然給我們蕭條的國內電影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讓很多人看到了曙光。
《戰狼2》在國內票房一馬當先,氣勢如虹,但在國際電影市場上的成績卻是喜憂參半。據悉,《戰狼2》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影院創造了幾乎百年難遇的國產片爆滿的上座狀態,但在北美地區卻是“成績平平”,上映前三天,票房只有19萬美元,甚至不如《表情包奇幻冒險》,上映一周才累計票房30萬,IMBD打分也僅有7.0分。顯而易見,一部國內現象級大片要成功走上國際市場,真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而吳京的“戰狼系列”想要成功打開國際市場還得“放大招”,《戰狼3》的表現是值得期待的。
值得一提的是,《戰狼2》以1.27億美元成為上周末全球票房冠軍,遠遠超過美國華納兄弟公司發行的二戰題材影片《敦刻爾克》,而吳京本人也被邀請參演史泰龍的《敢死隊4》。
脫掉“接班人”外衣,找準定位開創新流派
吳京從出道開始,就被很多人認為是他師兄李連杰的“接班人”,后來他沒能成為“李連杰”,卻淪為“千年老二”;如今,他因為自編自導自演的“戰狼系列”大紅大紫,又有很多人認為,他會是成龍大哥的“接班人”……那么,吳京具備這樣的條件嗎?
與其說吳京是“XXX的接班人”,還不如說他撇開“接班人”的包袱,終于找準自己的定位,將熱兵器玩出“功夫”,開創了中國動作片的新流派。試問,功夫演員如果沒有創造出一套屬于自己獨樹一幟的動作風格又怎么會“嶄露頭角”?就好比李連杰,他主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宗師范,“黃飛鴻”角色造就了經典;又好比甑子丹,他主打自由搏擊式的街頭格斗風格,“葉問系列”讓他聲名大噪,而吳京則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作品類型:軍事題材動作片,他抓住機會努力將中國軍人(功夫)、國產影片帶出國門逐漸往國際舞臺發展。
據悉,成龍32歲自導自演拿下金像獎最佳影片獎,41歲就成為好萊塢大片的男一號,甄子丹40歲憑《英雄》就躋身一線,相比兩位前輩,吳京43歲才“火起來”確實是成名較晚,但是發展勢頭和前景卻尤為樂觀。所以,藝人們與其蒙頭盲目接戲,不如好好定位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戲路,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之一。?